返回

科技入侵现代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45章 林燃带来的灵感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如此。

    一直到维克多。

    和白宫把所有专家在同一时间聚集在一起,大家畅所欲言探讨不同。

    克里姆林宫采取的策略是一个个来。

    维克多·格鲁什科夫是最后一位走进克里姆林宫讨论此事的专家。

    “格鲁什科夫同志,我们想听听你对计算机的看法,关于技术奇点的想法,以及更重要的,关于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经济分配的看法。”

    熟悉的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关于OGAS,克里姆林宫内部讨论过很多回。

    有人反对自然就有人支持,阿列克谢·柯西金就是其支持者之一,因为他看到了这个系统提高经济效率的潜力。

    经济分配资源在林燃的专访中有提到,苏俄方面不知道才不正常。

    在来之后又重复看了一遍技术奇点相关报道后。

    维克多说:“我认为技术奇点的抵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

    我们必须要在这方面加大投入,从现在开始,从此刻开始。

    计算机的潜力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。

    计算机能在国际象棋领域战胜人类,那它就能在其他领域战胜人类。

    我们在太空领域赢得比赛,我们也要在计算机竞争中取得胜利。

    我们需要重视技术奇点这件事。

    至于计算机分配资源,这也是我在OGAS系统中所说的。

    通过一个计算机网络来实现经济分配的自动化和优化。

    它的本质我也阐述过很多遍,就是通过实时数据收集和分析,来取代传统的手工统计和多层审批流程。

    通过提前预测供需变化,优化资源分配,最终起到提高资源分配效率的作用。

    在这方面,我非常赞同林教授的观点。”

    一个冷酷的声音响起,这是来自计划委员会,也就是苏俄指令型经济的核心。

    主要负责制定计划和协调全国经济活动,计划委员会就完全依赖人工统计和地方上报数据,也是OGAS的主要阻力之一。

    尼古拉·拜巴列夫说:“格鲁什科夫同志,你是否担心这是阿美莉卡的阴谋。

    我们一旦采取了这样的方式,如果失败了怎么办?

    如果成功了,联盟的民众们会觉得*还不如机器,这样的后果你思考过吗?”

    尼古拉试图塑造一种机器取代人的概念,来引起大家的不安。

    “首先我想说,我们可以先在部分国家进行试点。

    比如把二毛、东德、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这四个国家为试点国家,在这四个国家开始推行OGAS,根据效果再决定是否要在整个联盟范围内推广。”

    维克多从林燃身上学会的第一招,用效果说话。

    想要推广技术奇点和人工智能,先把深蓝拉出来亮个相。

    想要掌握NASA的权柄,先预测自由7号的失败,再带领NASA走向胜利,一来一回,大家自然信你。

    想要推广国际海运标准,先打造一条现代化的航运线路。

    维克多连国际海运标准和林燃相关报道都找到了。

    此时的维克多在林燃事迹的感召下,整个人感觉都已经开悟了。

    他不再追求急着说服克里姆林宫在全联盟推广OGAS。

    你们不是怀疑吗?我们先在这四个欧洲国家打包试点。

    行不行看疗效。

    而且他选择的国家也是精挑细选过的。

    不谈东德是联盟体系内最工业化和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,光是东德此时的管理者瓦尔特·乌布利希本身既推行过新经济体系,又强调科学管理,对技术进步持一个比较开放的态度。

    捷克斯洛伐克在机械工程和电子领域有着强大实力,对经济改革也比较热衷,曾经尝试过要引进市场机制。

    波兰尽管忠诚度低,但它的核心产业是煤炭和钢铁,天然就适配OGAS的调配。

    至于最后的二毛,就是他所在的国家,他可以亲自参与,根据本国民众的感受去调整OGAS。

    其实OGAS这个项目获得过一定的支持,甚至在1964年的时候通过了部长会议,同意让他们开始做可行性研究。

    但来自官僚系统的阻力,很快让这个项目没能付诸实践。

    而现在维克多给出的设计要合理的多,需要的资源也少得多。

    本身克里姆林宫加大在计算机领域的投入就是大概率事件,他还说先在东欧进行试点。

    这让听到这话的尼古拉·拜巴列夫感到不安。

    你小子啥时候这么精了。

    “至于给民众造成机器强于人的错觉,我觉得更是不用担心。

    因为目前的机器一样需要人来操控,取得的效果也是克里姆林宫的英明决策下的产物。”

    这是维克多从林燃身上学到的另外一个绝招。

    功劳都是领导的。

    林燃在接

第145章 林燃带来的灵感(2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